顾问:何光暐 编委主任:张坚钟 张晓明 副主任:李强 总编:税欣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点击率:1177977次
关于我们

最新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陕西黄研会 >>查看信息

红枣裂果灾害对沿黄地区经济

发布时间:2011.1.9  新闻来源:中国黄研会  浏览次数: 6434

 

    红枣裂果灾害严重影响沿黄地区农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榆林市沿黄6个县和无定河流域2个县共79个乡镇1883个村的65万枣农经营的145万亩红枣,因秋季连阴雨导致的裂果灾害越来越严重,近10年中已有6年发生严重或极为严重的红枣裂果灾害,造成红枣减产或绝收的经济损失巨大。2005年9月下旬全枣区遭遇长达7天连阴雨,红枣裂果率高达50—70%,且裂果绝大部分腐烂,减产15.16万吨,占到正常年产量的75.8%,枣农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6亿元,占总产值的58%。2007年全市8个县枣区惨遭50年不遇的连续15天(9月26日—10月10日)秋季连阴雨,145万亩红枣出现毁灭性裂果腐烂灾害,裂果率高达90—100%,全市红枣近乎绝收,枣农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2亿元。2008年沿黄枣区遭受4—7天秋季连阴雨,红枣裂果率达50—80%,又使枣区痛遭经济损失。

    日趋猖獗的红枣裂果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使全枣区65万枣农赖以生存的红枣正常收益失去保障,结果使很多枣农不是贫上加穷,就是返贫复穷。清涧县老舍古乡应则沟村的张汉江家6口人,有22亩枣树,2006年红枣好,收了1万多元;2007年红枣裂果大灾,仅靠拣地里的烂枣卖了800元,当年投资4000多元的化肥、农药成本没收回来,管护人工也全贴进去。吴堡县宋川镇康家塔村在黄河边上的2000多亩地种植的都是枣树,没有种粮,全村500多口人全靠枣树为生,2007年15天秋季连阴雨下得红枣裂果腐烂,一点收成也没有,全村人生活陷入困境。佳县自然熟透的红枣,一斤可卖到五六元,而在秋季连阴雨下抢收、抢摘、抢烘烤的红枣色相不好、口味差,一斤只能买到六七毛钱,减收九成多。更严重地是目前红枣产、加、销的关联度低,企业和枣农之间尚未形成利益共同体,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基本上都由枣农承担,一旦遭遇红枣裂果灾害,就面临绝收的风险,毫无防御能力,使枣农产生心里恐慌,丧失信心,形成放弃或很少再投资经营枣树的后遗症。二是市场上无枣可卖,社会需求难以保障。清涧县岔口红枣专卖店老板吴永祥卖枣已有10个年头,他说自己和枣农一样最怕的自然灾害就是秋季连阴雨红枣裂果腐烂,跑遍产枣乡镇收不到红枣,遭遇无枣可卖的尴尬,2007年他的店几乎关门。三是红枣加工企业断了原料来源。在沿黄6个红枣主产县共有中小型红枣加工企业120余家,较大规模企业5家,都从事红枣的初加工和深加工,主要制作红枣饮料、红枣营养品、红枣食品等。在遭遇秋季连阴雨红枣裂果灾害年份,这些加工企业收不回鲜枣,就陷入“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生产、经营收益“断链”,不仅企业自身发展“搁浅”,为地方财政的贡献也严重“缩水”。清涧县宏图枣业有限公司是榆林红枣加工企业的龙头老大,在2005年以来的三次秋季连阴雨红枣裂果灾害的重创下,对在榆林建设红枣生产基地的信心产生动摇,现开始移师新疆投资建立红枣原料生产基地。四是地方财政收入的损失严重。属国家级贫困县的清涧、佳县、吴堡是榆林三个最大的红枣种植县,红枣产业收入占到了县财政的一半以上,像2005年以来的三次严重的秋季连阴雨红枣裂果灾害,都给三个县财政带来了巨大损失。
  
  综上所述,红枣裂果灾害是阻滞榆林145万亩红枣产业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是影响和制约榆林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敌,现已成为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广泛关注、广大枣农急务解决的“焦点”。
  
  GHEM生物菌剂防治红枣裂果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针对榆林和我国黄淮枣区红枣裂果灾害的严重威胁,全国不少农林院校、科研单位和林枣生产单位多年尝试研究攻克之,主要做过选育抗裂品种、改进枣园田间管理、喷洒化学试剂(氯化钙等)和设施防雨技术四个方面的试验研究,均未取得重要成果,尚未形成可供生产应用的有效技术。国外少有红枣(仅韩国少许种植且日渐萎缩,印度只有一点毛枣),故无人研究解决红枣裂果问题。因此,防治红枣裂果灾害领域一直处在空白状态。逼于红枣裂果灾害对枣农生活和当地经济损失的威胁过于严重,地方政府不得已采取两项应急措施:一是组织和资助枣农大修烤炉,强化灾害性天气预报,以在遭遇连绵秋雨红枣裂果时进行抢收、抢摘、抢烘烤,尽量减少枣农的经济损失。二是试行大枣灾害保险,每亩保费42元,由政府补贴70%,枣农自负30%。如遇裂果灾害,枣农一亩枣树最多可得到保险公司的630元赔偿。说实在的,这些措施是无奈之举。为寻觅从根本上解决秋季连阴雨红枣裂果灾害技术,榆林市老科协和市林业局合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率先选用中国农业大学研制、国家农业部批准生产的无毒、无害、无残留的GHEM(绿色高级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生物菌剂,由市科技局批准立项,进行《GHEM生物菌剂防治红枣裂果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技术攻关。经2006——2008年在榆林红枣主产区—东南部土石丘陵区沿黄4个县8个乡镇11个村的山、塬、坝、滩地枣园设点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获得成功,取得极大地减少秋霖红枣裂果率和增产优质增收的成果。根据本项目三年四县29种处理的对比试验和应用示范结果,研究提出适于不同红枣生产条件的三种最佳技术组合:一是2‰菌糖液生物堆肥(10kg/株)或红枣专用复合肥(50kg/亩)+2‰菌液灌根1次(500kg/亩)+菌糖液叶面喷雾5次(50kg/亩、次);二是2‰菌液灌根1次+5‰菌糖液叶面喷雾5次;三是5‰菌糖液叶面喷雾5次。这套技术可使5天秋季连阴雨红枣裂果率最高降低34个百分点(裂果率最低控制在2.75%),比对照增产28%;7天秋季连阴雨红枣裂果率最高降低30个百分点(裂果率最低控制在12%),比对照增产61%;15天秋季连阴雨红枣裂果率最高降低75个百分点(裂果率最低控制在25%),比对照增产78%。同时显著降低各个秋雨时段裂果中的烂浆果比例,减少50—100%。相应提高了红枣优果率,增幅38—50%。每亩直接投入需12—23元。试验示范地的经济投入产出比,2008年平均为1:4-35。这套技术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投资少,效益高,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据陕西省科技查新中心的《科技查新报告》证实,GHEM生物菌剂防治红枣裂果技术为国内首创。2008年12月9日正式通过榆林市科技局组织的会议验收和省、市专家委员会评议,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建议尽快在枣区大面积推广。
  
  另外,为多途径解决红枣裂果问题,在榆林市老科协和市林业局组织进行和完成《GHEM生物菌剂防治红枣裂果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过程中,省黄研会榆林分会积极配合,投入技术力量参与攻关。佳县、吴堡县林业部门同步抓了红枣品种选良培育工作,目前已经选育出“佳县长枣”、“吴堡晚熟赞皇”两个抗裂晚熟制干型新品种,该品种在10月中旬成熟,可避开秋雨裂果威胁且综合性状优良、发展前景看好,给全市应对防控红枣裂果灾害又增添了一条新路。
  
  严防红枣裂果灾害,保障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榆林沿黄红枣主产区各县乡,要坚持以防控红枣裂果灾害为抓手,提速红枣产业发展,使红枣产业化不断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不断延伸,带动能力不断提高,真正成为推动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科学谋划的主要思路:
  
  加大红枣科研开发力度,提高红枣种植业科学发展水平。
  
  要以加快推广应用GHEM生物菌剂防治红枣裂果技术为主导,全面提升枣园科学管理水平,有序推进高产优质高效红枣生产基地建设。榆林市沿黄地区现有挂果红枣面积145万亩,按照稳健起步,扎实推进,抓好典型,辐射带动的原则,争取5年时间完成GHEM技术推广任务,实现枣区全覆盖。为确保GHEM防治红枣裂果技术的应用效果,必须大力抓好优质红枣示范园和优质苗木繁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全面推广实施红枣扦插育苗、喷水施肥、高接换头、整枝修剪、根部压青、节水灌溉、矮化密植、疑难病虫防治和科学烘干的红枣丰产技术。要依靠科技进步,将榆林沿黄地区建成既高产优质高效又生态、安全的红枣生产基地,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坚持产业带动,推进土地流转,创新红枣基地建设模式。
  
  现行的千家万户各自为政、小块经营的红枣生产形式,不利于整体推进红枣裂果防控技术的应用推广。特别是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枣区青壮年劳力甚缺,不少枣树被弃或闲置难有技术投入,抗御自然风险能力降低,产业风险增大。解决的办法是改进红枣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红枣基地建设模式。一是学习推广米脂孟岔经验,大力鼓励、扶持“大户承包枣地”办基地。要通过扎实的组织工作和优惠政策,争取全市红枣主产区在短期内形成一大批百亩、千亩以上的红枣承包大户,并指导他们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经营红枣基地。二是以清涧县宏图枣业有限公司与枣农共建7万亩无害化红枣生产基地为榜样,动员、鼓励有实力的红枣加快企业在资源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投资建设红枣基地。逐步形成产、加、销关联度高,企业和枣农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加速以防控红枣裂果灾害为主的基地技术改造,提升红枣产业经营水平。三是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发动和支持以村组建农民红枣专业合作社,联合和吸引农民以枣地入股的方式参与红枣基地建设,通过统一实施防控红枣裂果综合技术,开发建设产、供、销为一体的红枣产业化体系。
  
  优化枣树品种结构,积极扩大栽植抗裂的新优红枣品种

  
  学习山西省吕梁市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整村整乡推进“高接换头”的办法,大力推广栽植“佳县长枣”、“吴堡晚熟赞皇”等抗裂红枣新优品种,加速改造老枣园,积极培育丰产优质的新枣园。坚持良种加良法,将选用抗裂新品种与推广GHEM技术结合起来,必然会使榆林红枣产业快步走上,“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的健康之路,为推动沿黄地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上台阶做出重要贡献。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建议市、县政府对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红枣生产基地制定优惠政策,建立专项补贴机制,加大扶持力度。现阶段重点增加三项补贴:一是将红枣专用复合肥列进农民购买化肥的补贴范围,引导枣农在枣地禁施碳铵、尿素,专施红枣专用复合肥和有机肥,奠定防控红枣裂果的土肥基础。二是对枣农购买防控红枣裂果灾害专用的GHEM生物菌剂给予补贴,利于加快这项防裂技术的推广。三对推广抗裂新品种所需的良种枣苗、接穗和嫁接技术服务给予补贴,支持实施和完成整村整乡推进“高接换头”的品种改良任务,尽快达到优化红枣品种结构的目的。

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建议
Copyright©2010-2020 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1046480号-1
电话:010-84477295 传真:010-84477295信箱:zghhwh060@yahoo.com.cn  技术支持 北京雪狼网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火器营路1号院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