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内蒙古水利厅原副厅长,叫孛儿只斤.乌云毕力格,简称乌云。蒙古族,是牧民的儿子。在高二期间,即1958年7月1日入党,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农大水利工程专业。自1985年至2000年任水利厅(局)副厅(局)长,并退休。现年71岁。长达16年任副职过程中,一直分管各项水利业务。退休后,在原水利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境内承包部分土地,一是守望来之不易的人造绿洲;二是种树种草治理沙漠,留下一片绿地。三是选育寒旱山丘漠塬地区治理水蚀、风蚀的高产、经济、乡土性强的生态优良品种;四是探索人造林木的节水灌溉和野生动物供水措施,我称其为生态水利工程。
我在长达40年水利工作中,我独立提出并实践证明效果鲜明的三件牧区水利工程模式。但不知道这些是否属于科学技术成果?如今年过70多岁的人了,对我来讲名和利是无所谓的。但我想弄清这些工程是否属于创新?是否个人贡献?我认为,这将对我国水利工程科学技术发展有一定意义。我在下面介绍三项新型水利工程模式,即“集雨抗灾保畜工程”(后使她延伸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五配套畜群草库伦”(1992年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改称为水利化畜群草库伦)、“拦洪补水工程”的由来和所发挥的经济、社会效应和对水利科学技术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创建工程由来及延伸
集雨蓄水抗灾保畜工程
该工程建于内蒙古原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下称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草原上。时年1965年夏天。建造集雨抗灾保畜工程的提议者是我,设计施工者也是我,经过科学实验使她趋于完善,使其成为集雨节灌工程向全自治区农村牧区推广的又是我。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利部有关领导、专家考察后称其为“全国最大、最早、运行最长的集雨蓄水抗灾保畜工程。”
上世纪60年代初,鄂尔多斯市牧业旗县连续5年大旱,广大草原赤地千里,井水干枯、河流中断,鬼哭狼嚎,牛羊干尸遍布原野。国家和自治区党政领导百般着急,调用内蒙自治区周边三区八个省(区)机动车辆千百辆,去数百公里之外拉水供牛羊和牧民饮水、吃水。但如同杯水车薪,难以消灾。打深机井,设备又紧缺,只是望梅止渴,无济于事。打土井,地下水埋藏深,地质为厚达1000米以上的沙岩。望尘莫及,难解近渴。
我是当年抗灾队一名普通成员,在这种难决水源的情况下,向鄂拖克旗政府提出修建集雨工程的建议。鄂旗政府也请上级水利部门领导、专家评议过。上级领导和专家以“我们只听说过修旱井可解决一户半户人畜饮水问题,但从没有听说过可以抗灾保畜”。“目前钢材紧缺,无钢材情况下不可能在地下建造如此大容量、大跨度的砖砌结构工程”等等。否决了。事后,在我的再三请求和说服下鄂旗领导给了大力支持。
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什麽叫集雨工程,更不知道工程的结构和建造技术。因为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青年,既没有在课本上学习过,更没有听说过如何建造、使用。我只是听说鄂旗新召苏木(乡)一位老牧民讲的故事:说相当年新召山区水草丰美,野兽成群。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常在这里来修整兵马。又一年遇大旱,井水干枯,几十万兵马无水可吃。成吉思汗领兵建了一个大水淖尔(湖泊),向上帝求水。结果果然下了大雨,顷刻间把大淖尔灌满了水,几十万大军,有吃(打猎)有喝(雨水),最后打败了西夏王国。根据老牧民的指点,我去看过当年成吉思汗修建人工湖的地点“小毛栗”(小马驹),果真能见古代湖泊痕迹。我也问过当地牧民。牧民说:再干旱也一年中下一两场大雨(实际是暴雨),只使该下的时候就不下罢了。我想古人集雨可解决几十万兵马用水,现代人为什麽不可以集雨来抗灾保畜呢?只要有雨,就有水,工程再难也可以建造。在鄂旗领导支持、鼓励下,我一人白天领民工施工,晚上设计和修改。用三个来月时间(吐过血),最终建成以自然草场为集雨场,有600立方米容积、年蓄水量可达900立方米(重复蓄水率1.5)的胶泥砂浆、水泥、石灰混合抹面、红砖拱顶的地下贮水工程,并配有拦污栅栏、过滤沙坑、辘轳等,冬季不成冰,夏季不受热,水质长期不变质的工程。当年蓄水,解决了方圆近百里草场、近万头生畜和牧民抗灾用水。时至今日已有45年,运行正常。于1998年,也就建造集雨工程33年之后,鄂托克旗政府为草原第一集雨工程立了碑,碑文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张廷武题词。张副主席题词说“雨水丰枯难逐愿,集雨节水在人为”。并在碑文上证实该工程建造完全是我一人所为。详情请见碑文和图片。
1985年我被任命为自治区水利局副局长。当年我提议在农区(清水河县)、牧区(达茂旗)各选一个旗县,作集雨节水农田灌溉和牧区饲草饲料基地灌溉示范。同时,组建科研队伍,我任项目总负责人,继续研究集雨场、蓄水工程结构、材料和选配节水灌溉设施等,谋求降低造价,提高集水、节水能力和种植效益。并使她演变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向全区解决人畜饮水和农村牧区种植节灌工程逐步推广。
五配套畜群草库伦
内蒙草原经常发生白灾(冬季大雪)、黑灾(夏季重大旱灾)、风灾。为此,国家和自治区几乎年年投入极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1983年之前,内蒙古水利部门个别领导,不顾自治区特性,也不尊重水利部领导指示,在牧区有河就拦,有水就凿(打井),有地(草场)就开,名曰建设饲草饲料基地。丰水年无人购买其秸秆,灾害年它难供所求。反而引起农牧矛盾、草场沙化、河流干枯、生态破坏,加剧了农牧矛盾。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区广大牧区又受到连续几年的特大旱灾。牲畜死亡无数。在抗灾中发现几户牲畜基本没有发生死亡。问其原因,说在自己小院子里种些玉米之类饲草,给牛羊贴补的。从此我得到启发,有地下水(主要是浅层水)条件的地区,按畜群分散建设抗灾保畜饲草饲料基地的设想。打一眼小井,配制节水灌溉设施,种植10来亩饲草,遇到黑灾、白灾之年就不但就地解决饲草饲料,抗灾保畜,而且种树种草改变牧区面貌,种植蔬果改善牧民生活,一举多得。把我这种想法所到之处宣传的同时,多次建议各级水利部门领导作为牧区水利工程去建设和推广。但我是个普通水利技术人员,人小声微,无人采纳过。幸好,1983年春季组织上一下把我晋升为水利厅牧区处正处长,有了一定的发言权。我当年就选西部沙漠区两个牧业旗县(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鄂托克前旗)进行示范。1985年又被晋升为自治区水利局副局长后,由我组建2个科研队伍,对工程进行规范化、节水化、多样化。在此基础上1986年、1987年连续两年邀请全自治区牧业、半农半牧业旗和部分农业县政府分管领导、水利主要领导开现场观摩会议,取名为“五配套(井、泵、渠、林、草)畜群草库伦”(1992年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并改称为水利化畜群草库伦)向全区推荐建设。后被自治区政府作为年度水利建设指令性任务,向全区推广、建设。经过几年建设,不但基本解决了多年难解决的抗灾保畜饲草饲料问题,而且成为牧区生态建设(植树造林)、改善饮食(蔬菜瓜果)、增产创收的基地。“五配套畜群草库伦”不但成为牧区水利的主要工程模式,而且也成了其它支农部门的主要工程,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比如,林业部门称其为“生态圈”工程、扶贫部门称其为“温饱工程”等等,向全区农村牧区大力推广。
拦洪补水工程
拦洪补水工程自1983年开始试建。试建地点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
内蒙古农区、牧区大都以大兴安岭、燕山、大青山、乌拉山、六盘山、龙首山为界。号称南农北牧。牧区基本上在山岭、沙丘、梁地(蒙古高原)、沙漠、边境地带。寒冷、风沙、干旱、缺水是区域主要特性。为了避风、避寒,牧民往往定居在山丘、高地阳坡地带,大多有扇形洪积地域,有一定的浅层地下水。只是特大干旱年由于地下水下降或减少便形成黑灾。如果拦截洪水适当补给地下水,可以大大缓解水荒,草荒发生。以往只是难以说服领导而得不到实施的机会。自任水利厅牧区水利处处长的1983年起,如同“五配套畜群草库伦”一样,选择原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作为试点建设。任副局长后,向原乌兰察布盟达茂旗等几个边境牧业旗县推广。据几年观测,地下水抬高明显,过去挖不出半桶水的土井,工程建成后不久地下水逐渐抬高到离井口不到一米。而且更可喜的是,附近区域内草场长势明显得到改善,牧民赞口不绝。工程比较简单,根据牧区劳动力少、居住分散等特点,在山、丘、梁、塬洪水出口下游,用推土机推成如同“品”字样的沙石坝,在丘陵沟壑上推成阶梯状土石坝,使洪水流速减缓和延长过流时间,拦截水土,洪水渗入地下。当时命名前者为梅花坝,后者为连环坝。后因国家和自治区没有安排牧区水土流失治理经费为由被迫停止继续建设和推广。
二、贡献和突破
工程效益
“三工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可观。仅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来看,对干山丘、旱漠、梁塬地区广大农村牧区发挥了如下6个方面的工程效益:
基本解决了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困难。
基本解决了抗灾保畜饲草饲料和温饱问题。
改善了各族群众的饮食结构。过去由于干旱、缺水,很难种植瓜果蔬菜,尤其广大牧区饮食结构历来非常单调。有了三工程后不仅粮草自给,而且瓜果蔬有余,饮食结构大大改善,身体素质逐步提高。
(4)为各族农牧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缺水,许多地区的水土资源潜力未充分发挥。实施三工程工程后,林、草、果、菜、药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促进了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水源,农牧户改变了以往脏、乱、差的状况,社会长足进步,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6)促进了生态建设和保护。有了水源,种树种草种粮有了保证。人有了粮,畜有了草,灶有了柴,乱垦乱牧乱砍得到有效控制,退耕还林、还草创造了条件。生态环境走向良性循环,风沙、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从而为再造“山川秀美”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总之,工程虽小,水源分散,但对内蒙古广大干旱、贫水牧区、农区、老区各族人民的脱贫致富、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难以计算。
辐射效应
内蒙古“三工程”始建最早(即分别建造于为1965年、1983年),开展和实施节水化、系统化、规范化等科学实验最早(始于1983年),区域性示范、推广最早(即1983.1986年)。相比之下,一是上世纪90年代前,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及辽宁、吉林等许多省区有关部门多次来我区参观考察过“三工程”。据有关人员讲,他们正在考察了解将雨水、小水源利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实施问题。二是集雨利用比较早的甘肃省来看, 1995年试验并取得成功的通渭县碧玉乡景木岔集雨节灌工程是甘肃省第一个集雨节灌工程示范点(据有关报道)。三是西北及华北地区集雨工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2年以前。主要是对雨水集蓄利用相关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建立集雨工程理论体系。第二阶段为1992年至1996年。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开展较大范围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试点示范工作。第三阶段是从1996年以后到现在(据有关报道)。这与1965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建造,并服务于成千上万牛羊的抗灾保畜集雨工程相比晚30年。与作为集雨节灌工程,1985年开始向全区示范、推广的原乌兰察布盟达茂旗(牧区)、清水河县(山丘、黄土高原农区)相比又晚10年左右。可以证明,内蒙古“三工程”对周边兄弟省区开发利用新水源——天上水起到启发、借鉴、示范效应。在水利部直接指导和支持下,三北地区开发利用新水源—雨水的举措,迅速向全国蔓延、发展。新水源开发利用理论、工程技术、工程材料、节水设施等众多方面研究如同雨后春竹,到处开花结果。目前,集雨工程不但向我国广大农村(牧区)人畜饮水、节水灌溉众多领域深入发展,而且正在向城市、甚至向国外延伸。其中北京市、非洲就是一例。
奉献和突破
(1)拓宽了水利建设的新路子
过去,水利工程范畴主要着眼于地表水、地下水工程上。“三工程”对内蒙古自治区而言,起到小水利用、集雨利用、雨水回补工程技术的首创,既拓宽了水源开发的思路和视野,又闯出一条建设水利新路子。对后发展的周边三区(西北、华北、东北)兄弟省区来讲,起到开发新水源的启发、借鉴和示范作用。据有关材料查询,在1965年、1985年前,我国没有关于建造集雨蓄水工程来规模解决人畜饮水、农牧种植节水灌溉等记载。内蒙古、甘肃等北方地区开发利用新水源的举措,对当前集雨工程如同雨后春竹,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
(2)水资源开发领域的新突破
我认为,提出与实施集雨工程的思路,是对干旱、缺水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理念的一个重大突破。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理念有些偏见。认为水资源,就是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和埋藏在地下的地下水。所以长期以来开发利用水资源主要着眼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上。
当前,我国水资源紧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缺水地区迅速由点到面,几乎成为全国性问题。建国以来,为了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水利建设、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取得前所未有成就,为我国四化建设确立了丰功伟绩。但水危机仍然全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水环境污染局势的加重,水资源危机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令人担忧!
如何拓宽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加快水利建设,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关部门和科学家做过众多设想。比如,南水北调;炸开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引来西南亚印度洋暖湿气流,增大北方地区降水量(简称空中调水);海水蒸馏,引入大陆等等。我认为这些设想要麽工程大、投入多,国家将难以支撑。要麽科学技术发展,近期难以使她变为实现。这些设想即便在将来可能实现,但为期要远,远水不解近渴。集雨工程兴起不到30年,甚至不足20年的短短的历史时期。但让内蒙古山、旱、漠、干区各族人民的温饱、饲草饲料、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让甘肃省540万人、宁夏46万人的饮水问题基本解决;让山西以农村集雨用雨保障工业用水;让四川部分山区抵住百年大旱;让广西、安徽等地的山区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让北京等城市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改善城市环境等等。这些无数事实可以充分证明,不但雨水利用工程将成为水利工程中不可忽略的新秀和组成部分。而且雨水将成为不可忽视、不可缺失的水资源。
南水北调也好,空中调水也好,海水蒸馏也好,都离不开一个“调”字上。建设时间之长、耗资之多、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为什么自己最熟悉、不请自来的天上水——雨水,就不认可为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呢。我认为这是个偏见。雨水虽然如同风能、太阳能一样,时空不定,丰枯不匀,存贮不易,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地表水、地下水相比,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覆盖最广的水资源。这对全面发展我国水利建设需求来讲,更有特殊意义的水源。只要我们认可它是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在科学日趋进步的今天和明天,如同开发风能、太阳能一样,得到广泛的、迅速的发展和科学利用。我坚信她将会成为解决未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新水源。
内蒙古水利厅原副厅长 水利战线老战士乌云毕力格 2010年10月4日 (责任编辑: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