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何光暐 编委主任:张坚钟 张晓明 副主任:李强 总编:税欣
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点击率:1137184次
关于我们

最新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内蒙黄研会 >>查看信息

长城内外是故乡

发布时间:2023.2.13  新闻来源:内蒙古日报  浏览次数: 1180

长城内外是故乡


  一座座横亘绵延在崇山峻岭、黄河岸边的长城关隘,见证了走西口人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

  “循迹西口”采访组以明长城为路标,在内蒙古、山西、陕西三地,沿路探卫城、访老牛湾、走偏头关……寻访走西口先人足迹,探寻西口文化,感受长城精神。

  东胜卫:紫塞争辉 见证融通

  托克托县,午后的阳光明亮而炽热。位于县城边上胡服骑射主题公园内,保存尚好的东胜卫古城呈现沧桑之美,引人注目。

  曾经,卫城作为明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在明朝前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走进新时代,它又和谐地融入现代城镇中,凝固为一座城最厚重的历史记忆。

  “明朝初年,朱元璋在长城以北地区修筑了329座卫城,其中在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二十六年(1393年),为了扼守黄河水道,先后在托克托修筑了东胜卫、镇虏卫,在和林格尔修建了云川卫、玉林卫等卫城,东胜卫规模最大,驻军5600人。”托克托博物馆馆长石磊介绍,明嘉靖后期,明朝收缩防线,退回到长城以内,卫城被遗弃,东胜卫则成了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义子脱脱(又名妥妥)的驻牧之地,并改名为脱脱城,这也是托克托名称的由来。彼时,脱脱和明朝在此易马互市,进行边界贸易,长城两边的人民定期在脱脱城交易瓷器、茶叶、皮毛等生活日用品。

  其实,因地理位置重要,托克托县在战国、秦、汉、北魏、隋唐、辽、金、元等时期就筑有城池,是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汉等多民族融合共居之地。

  明朝到民国时期,又有无数的山西、陕西人从“口里”来到“口外”,到此定居生活,发展生产。

  托克托县郝家窑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我的祖辈是山西省河曲县郝家沟人,清乾隆年间,郝家先辈两兄弟来到托克托县,凿窑洞而定居一溜湾,随着人口的增多,形成了郝家窑村。”60岁的郝家窑村原党支部书记郝争平说。

  郝争平的骨子里既有先辈的开拓胆识,又有大漠汉子的果敢勇毅。2005年,依托地处黄河边、一溜湾葡萄、窑洞遗址等优势,他带领汉、蒙、满等各族村民广开农家乐,大力发展旅游业,至今,村里200多户村民的农家乐年创收1000余万元。旅游业成为托克托发展县域经济的一张烫金名片。

  老牛湾:黄河古渡 再现生机

  托克托县的东南方,是清水河县老牛湾村。作为两道保卫明朝的防御体系,托克托县卫城和老牛湾明长城遥相呼应。

  明朝称长城为边墙,为了防御,明政府沿着黄河构筑了一道边墙,这段边墙与黄河并肩同行百余公里,被形象地称为黄河边。老牛湾是明长城和黄河交汇之地,离蒙入晋最后一段,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清代,边境兵戈休止,大量晋商走货经过清水河黄河段,当地14个黄河渡口商贸兴盛,其中老牛湾渡口成为黄河边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物流大动脉,周边买卖兴隆,西北的皮毛、药材,中原的瓷器、茶叶等,通过老牛湾这条黄金水道行销各地。

  “最高峰时,老牛湾渡口靠港停泊的船只达300多艘。”清水河县文史专家刘建国说。

  登上老牛湾堡,极目远眺,残缺的边墙、烽火台依地势高低起伏,它脚下的黄河水蜿蜒曲折、川流不息。

  老牛湾渡口的繁华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因陆上交通业发展,老牛湾渡口开始败落,加之耕地稀少,老牛湾村村民生活困难。2005年起,当地政府依托“长城和黄河第一次握手”的自然景观优势,修筑了老牛湾码头,家家户户购买了船只、快艇,开起了农家乐,每年吸引10多万游客来此观光打卡,村民人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新时代的老牛湾渡口重新火了起来。

  “村民大部分是走西口者的后代,村里至今保留着祖辈曾经住过的土窑洞,就是为了让后辈铭记先人走过的路,珍惜今天的好日子。”老牛湾村村主任白润为说。

  偏头关:口里口外 道路畅通

  清水河县老牛湾村的对面,亦称老牛湾村,属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不足200米宽的黄河水将它们隔开,是地理标界,也是血脉相连的纽带。

  偏头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势险要,为“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中华三关,为明长城“外三关”之首。

  400多年前,从偏关县到“口外”,偏头关是一道重要关口。

  站在偏头关门洞前,仰望城楼,灰色楼体高大庄严,“偏头关”三个大字镶嵌在城楼正中,威气逼人。走进那宽阔的门洞,恍若成为400多年前走西口大军中的一员:步履匆匆、眼神坚定,因为穿过这道“关”,就是希望和光明。

  如今,400多年过去了,随着晋蒙两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口里”到“口外”早已不必再过偏头关,飞机、铁路、国道,条条大道通向内蒙古。

  刘生平,偏关县水泉营村杂粮收购商。每年秋天收购杂粮的时候,他每天早晨6点开车驶上209国道,经过1个多小时车程直达邻县清水河。

  “我收购杂粮最多的地方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凉城县,这些地方的人大多是走西口者的后代,我们语言相同,饮食习惯相近,很好沟通。”刘生平说。

  每年,刘生平从内蒙古可以收购三四千吨杂粮,年收入达二三十万元。209国道对于他来说,不仅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大道,也是一条交流、交往、寻求发展之路。

  一路走来,记者感受到晋蒙两地血脉相连、携手发展,在许多走西口者后代心目中,长城内外皆是故乡。(记者 周秀芳 韩继旺 哈丹宝力格 高瑞锋)

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建议
Copyright©2010-2020 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1046480号-1
电话:010-84477295 传真:010-84477295信箱:zghhwh060@yahoo.com.cn  技术支持 北京雪狼网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火器营路1号院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