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焦回答时代重大课题中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宣传部组织省委党校、兰州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在我省经济社会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甘肃应怎样把握机遇等重大时代课题建言献策。现将其中4篇理论文章摘要刊登。
在“双循环”新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建君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大势,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着眼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准确理解、坚决贯彻。
准确理解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蕴藏着全新的经济发展规律,我们必须透过其经济现象,准确理解其内在规律及本质要求。
要明确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但决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低成本国际竞争阶段,更不能继续走“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低附加值”的传统路子。
要明确“双循环”是有主有次的发展战略深层次调整。在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工业部门最为齐全的国家,我们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市场、最为齐全配套的工业供给能力。要克服以往经济生活中以大规模出口为导向的加工贸易格局,让产品和服务更好的满足国内需求,从而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要明确双循环的核心支撑是技术创新与市场优化。要把产品服务的成本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把市场竞争的规模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导向,用高额群众消费引领技术创新,用高质量发展倒逼市场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要明确“双循环”的政策基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的有效结合。关键是要实现两大政策的有效对接,供给侧的政策不仅仅要瞄准“三去一降一补”“破立降”、淘汰落后产能的文章,更要积极推动“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主导产业的培育壮大,全面优化供给链条;扩大内需的政策,要积极引导需求侧向供应链高端发力,要避免大水漫灌、饥不择食,甚至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唱对台戏。两大政策体系必须协同发力、有效结合。
要明确“双循环”的重大机遇是区域经济再平衡和产业布局的再优化。从畅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角度看,这必然意味着国内产业布局的大调整、大提升,这就为区域经济再平衡和产业布局再优化注入了强大的动能,最终将整体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
要明确“双循环”的发展导向是开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跨越高收入国家门槛、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抉择。我国最终将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走创新驱动、内源主导的发展道路,这是大势所趋。
积极推动双循环格局下的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学把握内循环主导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始终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态势。我省处于打破“胡焕庸线”的战略纵深地带,要有效整合“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机遇,引导国家包括“两新一重”在内的各种投资落地甘肃,在内循环格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把甘肃打造成为打破“胡焕庸线”的战略基地。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抢抓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产业布局调整与市场重塑的发展机遇,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和市场环境。要积极推进《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的落实,敢于突破束缚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认真健全市场体系,全面优化市场环境,一手抓市场优化,一手抓政策机遇,两手都要用、两手都要硬,用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机遇推进市场重塑,在市场重塑的进程中开拓产业布局优化的广阔空间,充分释放我省的后发潜力与发展空间。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基调,推动我省产业转型与结构优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这对我省以资源能源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个长期挑战,但也是倒逼我省产业转型与结构优化的重要机遇,结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兴起,我省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培育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
牢牢扭住扩大内需的战略方向,提升我省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供给能力与水平,确保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与消费持续升级。双循环格局下的经济增长,消费将成为主导性动能,一方面要持续提升我省的供给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活跃消费氛围、优化消费结构、创新消费形式、激发消费潜能,持续推进消费动能的有效释放,多组织各种消费节会活动及展销活动,让我省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形成供给端与消费端的良性互动。
持续对接产业转移,坚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在形成国内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过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我省要抢抓“双循环”可能引发的大规模产业转移机遇,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优化的基础上,持续形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能,提升要素配置能力,增强经济活动的竞争力。
持续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稳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事实上,内循环是外循环的基础,外循环是内循环的实力展现,我省处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节点,决不能因为外循环体量有限,就忽视参与国际大循环的重要性。推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是我国的既定改革目标,也是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省要迎头赶上,形成更好的“双循环”轮动新发展格局。
作者系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
王必达
由于市场化转型的独特性,中国区域开放的进程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在经济转轨的起步时期,中国几乎不存在区域内贸易和区际贸易,但却存在人为计划安排下的区际分工;至于国际贸易则完全由国家垄断,区域层次上没有独立决策权。因此,伴随着制度转型,两个层次上的市场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同时启动,两个层次的经济循环即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也同时发起。
中国区域开放的独特模式,使得我国在国内还存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各地区积极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加入国际大循环。这种发展格局使得我国作为大国经济所拥有的全国范围内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分工和专业化等优势难以发挥。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国内市场巨大,国内大循环对国际大循环具有替代和互补效应。
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历史,大国国内大循环的作用比小国更加明显。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莫尔认为,“对于一个地区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它的开放性及其与其他地区的相互依赖性。因为贸易一般地对地区来说比对国家更为重要”。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研究发现,在大国工业化过程中,基于内需扩张的国内大循环对轻工业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约80%,对重工业的平均贡献率约65%,而小国分别为60%和40%。库兹涅茨也认为,对大国而言,如果畅通国内大循环,即使在国际贸易依存度很小的情况下也可实现经济增长,原因是大国的国内市场和资源条件允许其发展专业化和规模经济。所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面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要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就欠发达的甘肃来说,如何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呢?首先,以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内开放是推进国内大循环的前提,但当前甘肃无论是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区域内市场化进程均处于滞后的状态。比如2017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中民营企业占比是11.4%,远低于东部地区的55.65%、东北地区的45.49%、中部地区的71.28%、西部地区的56.05%;2016年甘肃省市场化指数为4.54,也远低于东部地区的8.67、东北地区的6.53、中部地区的6.91、西部地区的5.05。可见,甘肃要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必须把培育参与分工的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以及建立有序竞争的市场机制作为首要的任务。而根植于国内市场的本地企业竞争能力的培育和由此形成的出口扩张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则是甘肃不断拓展区域市场,进而形成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通过政策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如何通过培育本地市场和激励企业创新,不仅是甘肃赢得经济发展主动权的主要任务,更是推动和加快国内大循环的当务之急。
其次,处于区域开放层次演进的中间环节,国内区际开放同时影响着特定区域内部的劳动分工和国内大循环的演进与深化。甘肃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远离东南沿海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如果说阻碍其国际大循环进程的主要是地理性和空间性的外生因素,那么制约其国内大循环的主要是市场分割、地方保护、国有垄断等制度性和经济性的内生因素。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甘肃在空间区位上已成为新的“开放前沿”,影响其对外开放的因素也将从外生的自然因素转变为内生的市场因素,即国内区际开放水平相对滞后成为甘肃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又一困境和短板。比如从利用“引力模型”测算的2017年全国分区域贸易潜力指数来看,甘肃省为0.14,低于东部地区1.51、东北地区1.29、中部地区1.71和西部地区1.06。同时,甘肃的贸易偏好主要是本地区域性市场而非全国性统一性市场,区域间市场的开放水平相对较低。可见,对于甘肃省来说,如何突破“合作悖论”困境,遏制区域同构性竞争和区域分化,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活动的人为分割和市场封锁, 促进要素资源在空间上合理流动,是其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诉求。而只有区域合作机制足够健全,合作环境足够宽松,贸易依存度和经济联系度不断提高时,甘肃参与区域分工的企业将会不断拓展市场网络,进而开辟国际市场和发展国际贸易,从而会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作者系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
顺应国家发展大局 谋划推动甘肃工作
窦学诚
改革开放以来,受“临海世界化、内陆边缘化”空间区位机制作用,甘肃区域整体发展进入相对滞后状态。进入新时代,面向“十四五”,如何适应国际格局调整转变,顺应国家整体高质量发展大局,需要系统谋划,斟酌思考。
以“大敦煌”引领“审美甘肃”文旅繁荣。面向未来,发展服务经济是关键。这其中,聚焦当地就业民生的文旅产业,将成为挖掘甘肃区域历史文化遗产,开拓无烟“生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选择。在规划层面,一是充分发挥“世界的敦煌”品牌优势,通过丝绸之路历史文脉关联,引领甘肃文旅品牌体系培育成长;二是立足文创研发,开发四季市场、拓展多元业态、建构新型体验、活跃主体经营、维护市场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发挥省、市、县、乡、村积极性、创造性,培训提高各级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规划和领导文旅产业业务工作能力;四是依托传统优秀文化,激发基层民众首创精神,把甘肃文旅产业发展落实在城乡居民的生活工作日常实践之中,将“落后甘肃”符号转变为“审美甘肃”形象。
以“大兰州”凝聚“创新甘肃”内循环。进入工业文明阶段,社会发展的空间机制转变为“城市集聚”。总体来看,甘肃区域整体上严重缺乏“城市集聚”积累,没有发展起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能,关键在没有凝聚形成中心城市自我发展与创新驱动能力。遵循区域城市化发展规律,通过与平原、水网地区比较,未来甘肃区域城市聚集发展样式必须适应水资源空间分布基本格局。为此建议:一是沿黄河干支流布局城市集聚格式,规划“千里黄河、千万兰州”的总体框架;二是借鉴重庆市的规划经验,采用“以黄河干流为轴线,两岸立体拓展,以兰州河谷为中心四向同心圈层展开”的空间布局样式,避免“摊大饼”的平原城市方式;三是在兰州周围地区实行“县改市”,建立卫星城圈层,有力填补城市区域空白,相向对接“兰西银”都市圈;四是在“大兰州”地区合理布局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与消费密集各型产业区位,以“卫星城”方式突出产业专业化优势,增强中心城市集聚发展、带动省内城乡“内循环”机能。
以“县域统筹”打好“城乡融通”文明发展基础。中国总体发展已到城市带动乡村、实现“城乡融合”全新阶段。但对甘肃来说,因为缺乏中心城市带动,所以总体目标应考虑“城乡融通发展”方式。具体来说,需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是以县域为基本单位,统筹谋划城乡经济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共享高质量发展总体样式与路径;二是以县城及中心镇为核心,集聚规划和配置县域共享性高层次公共服务与产业集中(园)区;三是围绕现代流通服务需求,完善城乡互通基础网络;四是慎重谋划、分类示范、稳妥推进村域综合体发展规划,必须防止“有统一无个性”“有照搬无创新”“有建筑无文化”的现象。
以“品牌体系建设”提升“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现代农业已由简单的农产品生产供应转变为极为复杂的“产业链群”规划与管理。一方面,远离自给自足或就地供应的远方高价值市场,要求以“品牌”方式凝集和保障产品生产供给全部技术与责任信息,另一方面,农产品及其服务的结果又有一个复杂庞大的产业链群支撑,按照系统论原理,终端结果的质量来源于整个流程及关键环节的质量累计与“短板削减”,因而品牌建设必须按照产业链群“体系”建设方式进行。对此,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理解和部署:一是甘肃区域环境非常有利于地域特色优质农产品开发与基地建设;二是瞄准中、高价值细分市场需求,遴选特色优势产业领域;三是参照工业产业链管理,对农业产业实行“从田舍到餐桌”的产业链全流程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与管理;四是建立省市县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与认证服务体系;五是培育、提高以龙头企业为组织中心的多级各类经营主体,公平高效分工合作,支撑特色农业产业链群建设与运营;六是做好区域市场信息化交易与物流服务,避免外部资本压制产地供应链生存空间。
作者系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教授
抓住用好新形势下的新机遇
汪晓文 祝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剖析了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系统阐释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新动能新活力新局面,科学回答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找准“十四五”发展定位、发展思路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走的是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的道路。但近年来,保护主义、民族主义、单边主义抬头,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此外,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任何一个经济大国都难以靠外需来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使得既有的发展战略面临重大挑战,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首先就是要发挥内需的决定性作用,以有效的国内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都具备了建立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基础。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政策,完善经济内部循环,一方面要挖掘内需潜力,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改进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稳住消费基本盘,促进内需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完善产业体系,畅通生产、分配、流通等环节,补足技术短板,提升产业链水平,以高质量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是封闭的循环,更不是搞闭关锁国。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缺乏外部竞争、缺乏对新技术的学习、缺乏对优质生产要素尤其是优秀人才的吸纳,将难以形成良性可持续的进步逻辑。因此,在国内大循环基础上,还需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中美冲突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成为指导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的新思路、新战略,指明了各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为甘肃“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甘肃偏于西北一隅,经济对外依托度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既能避免外部市场变化带来的冲击,更有利于凸显甘肃的区位、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助推“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基于新发展格局,甘肃“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自主创新,依靠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绿色生态产业、文化旅游等具有甘肃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新业态发展,提升甘肃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在我国“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激发有效需求扩大内需。从需求端看,在投资方面,由于城乡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镇化率偏低,补齐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短板的“两新一重”建设成为“十四五”时期甘肃拉动有效需求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应注重“新基建”、5G等在调结构、促创新方面的带动效应,更应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在居民消费方面,消费以收入增加为前提,通过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推动充分就业,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等措施增加居民收入,同时,大力推动消费升级,挖掘消费潜力。在政府购买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国家专项债的政策机遇,加大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有效需求投入。
三是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十四五”时期,甘肃要大力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这一最大发展机遇,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点地区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通过打造“文化、枢纽、科技、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构建开放新格局。
四是推动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甘肃省科研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改革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让更多实验室的技术、沉睡的专利走向市场,走进企业。重点针对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产业等领域引进国内外顶级人才,在一些高端前沿产业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出一批高科技企业。作者系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